康复支持 人衰老的表现,就是眼睛!视物昏花,迎风流泪…肝肾已经虚了,赶紧用这个宫廷古方补起来!
人生在世,最不可避免的就是衰老了。衰老后随着各个脏腑功能的减退,除了皮肤暗沉无光泽,有皱纹,常见的还有乏力、老花眼、视物不清、腰腿疼、失眠、食欲差、二便不畅的问题。 今天,我们一起来聊聊视力的衰退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老花眼”。 图片 因为名字里有个“老”字,很多人会觉得这是 60 岁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。 老花眼的年龄比大家想象得要早很多,40岁前就有可能发生,大部分人会在40~45岁感觉到老花的存在,到 52 岁,几乎100%的人都有老花,60 岁时,老花眼的度数基本稳定了。 而且,近距离工作越多的人,老花得可能会更早。所以姐妹们,也许现在要开始做心理准备了。 图片 中医认为,肝开窍于目。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肝开窍于目,目受血而能视”,“肝藏血”,只有肝的精血循着肝经上行,眼睛得到血液的营养,才能使眼睛发挥视觉功能。 《黄帝内经》又曰:“肝和则目能辨五色”。所以衰老以后,肝肾亏损,常常能见到眼目昏花、视物不清的症状。 而肝肾同源,肝藏血,肾藏精。所以在衰老以后,肝肾亏虚往往是如影随形的。 图片 图片 老花眼,也叫老视(最近在学者的推动下,更名为“近疲劳”),发生原因是年龄增长带来的眼睛调节能力下降。时间流逝,皮肤弹性会变差,眼睛里的晶状体弹性也变差,再加上调节晶状体的肌肉——睫状肌,收缩能力慢慢变弱。眼睛调节能力减退,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,一般调节力减弱一半时,人会感觉到明显的症状。图片 而不近视的人,会更早感受到症状。因为近视眼眼轴长,调节力下降让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,但近视眼的人本来视网膜就“靠后”,所以老花症状出现会晚。但不代表近视眼的人不会老花眼,近视和老花眼并不能“相互治愈”,当他们同时发生,我们会发现,戴眼镜看不清近的,不戴眼镜看不清远的。图片 老花眼发生时,除了看不清,还有一些其他的迹象: 1.阅读的时候(比如药品说明书等小字),头容易往后仰,或者需要把阅读物拿远。 2.近距离精细操作(拼图、看书、乐高)时,很快犯困,出现打哈欠、头痛等情况。 3.在阅读等近距离用眼时,喜欢更明亮的灯光,喜欢把手机、电脑屏幕调亮。 图片 如果你也有上面的一些表现,就要当心老花眼是不是快到了。 图片 01多做看远看近交替的练习看远看近交替的练习,可以锻炼眼睛的调节功能,对抗年龄带来的调节功能下降。 日常多做一些羽毛球、乒乓球这种让眼睛不断看远、看近的运动,不仅锻炼身体,也可以锻炼眼睛。 也可以用眼科常见的翻转拍,来进行练习。 02食疗、药物护眼针对衰老这一不可避免的问题,中医还是有很多办法的,今天就介绍一个金元时期的宫廷用方,选自《御药院方》的七仙丸,让我们看看古代的贵族是如何减缓衰老,调理衰老引起的眼目昏花的。 ▋方药组成与剂量 ![]() 菟丝子 150克、苁蓉30克、巴戟30克、车前子90克、熟干地黄90克、枸杞子90克、甘菊花120克。 丸药制法:菟丝子、苁蓉用酒浸泡,焙干研成粉末,巴戟天去心后和其他药味一同研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 365站群用法用量:每服30~50丸,空腹时用温酒送下,盐汤亦可。 汤剂:根据情况加减用药,注意菊花后下即可。 功效主治:补肝肾,增目力。治肝肾俱虚,眼常昏暗,多见黑花,或生翳障,视物不明,迎风流泪。 另外,建议日常多摄入深绿色蔬菜、水果,多吃深海鱼类等食物,桑葚、枸杞、菊花、决明子、蓝莓、黑豆等常见食材可以多补充。 03舒适的用眼环境这点跟预防近视有点像,我们用电子屏幕时,适当把字体调大,可以提高用眼的舒适度,减轻眼疲劳带来的头痛、眼干等不适。 明亮的光线,也有助于缓解眼睛肌肉的紧张、疲劳,对健康有益。 所以护眼灯、大路灯之类的,不要只想着给孩子买,有条件的话,给自己也添一个吧! 图片 另外,在需要高强度用眼的工作时候可以用上个护眼穴位贴,我自己试用过,用的是纯纯的中草药精油,刚贴上时劲儿最大,透着股霸道的清爽,眼睛立马就会分泌出一些泪液,不仅看东西明亮了,眼睛也变得水润起来。 就好像给眼睛做了一次深度补水SPA~ 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